1.“虚拟模型的构建策略及其语用功能”,《外语教学》(外语类核心期刊)2005年第6期。 2.“极性词语的梯级模型及补充”,《现代外语》(外语类核心期刊)2006年第1期。 3. “极向性表达的认知研究及思考”,《国外外语教学》(CSSCI来源刊物)2006年第4期。(该文被2007 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卷全文转载,并获烟台市第20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,2007年6月) 4. “国外极性词语的梯级研究”,《外语学刊》(外语类核心期刊)2006年第6期,1/2,2012.12 5.“极性借代的梯级逻辑”,《外语教学》(外语类核心期刊)2011年第1 期,2/2,2011.02 6. “极性表达的语用适切性研究及补充”《雷竞技RAYBET最新版学报(哲社版)》(中文核心期刊,CSSCI来源期刊) 2012年第3期,1/1,2012.07 7. “语言习得的建构主义观及其反思”《河北大学学报(哲社版)》(中文核心期刊,CSSCI来源期刊)2012年第3期,1/1, 2012.06 8. “MTI本地化翻译课程体系及其教学模式创新研究——雷竞技RAYBET最新版MTI本地化教学探索” 《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》2013年第12期,1/2, 2013.12 9. “英语新闻语言中空间指示语的主体性”《学术界》(中文核心期刊,CSSCI来源期刊) 2015年第5期,1/2,2015.05 10. 《医患门诊会话回声问的语用修辞功能研究》外语学刊,2018(3)(中文核心期刊,CSSCI拓展期刊)2/2. 11. 政府话语中国家形象的历时建构——基于《政府工作报告》英译文的主题词及其搭配研究[J]. 长沙大学学报, 2020年第3期,1/3,2020.08: |